环球今头条!产业合作 | 临沧临翔:小小竹笋助农增收“节节高”


(资料图片)

在几场雨的滋润下,临沧市临翔区马台乡1.2万亩的甜竹笋纷纷破土而出,村民们每天都早早起床,抓紧采挖鲜嫩的竹笋。一颗颗硕大而鲜嫩的竹笋不仅让当地村民增加收入,也带动乡村绿色产业发展,让村民们在家门口吃上“生态饭”。

今年来,临翔区主动融入全市基层党建“一廊一带一片一道”创建总体布局,抢抓“澜沧江党建经济带”建设机遇,在马台乡,依托当地竹笋产业优势,通过“党组织+龙头企业+合作社+人才+基地+农户”的模式,进一步盘清产业链资源、扩大甜笋种植规模,推动产业原料端、加工端、销售端链上资源整合,把甜笋产业真正建设成为现代化富民产业。

成立甜竹笋产业发展联合体,引进云南沧江竹马有限公司作为竹笋产业链“链主”企业,通过“组织联建、资源联合、活动联办、产业联育、难关联破、发展联商”企地共建模式,捆绑9家行业部门、1家龙头企业、1个农业服务公司、3个甜笋种植合作社,304户甜笋种植户,汇聚起推动产业发展群众致富的强大力量。

2021年,马台乡在沪滇协作帮扶下建成马台乡唐家村竹笋加工厂,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云南18竹怪农业集团,注册成立云南沧江竹马有限公司对竹笋加工厂进行投资运营,预计将有效带动村集体经济每年增收16.5万元以上。

“加工厂建在家门口,我们就不用再担心竹笋不新鲜了,随时都可以采了来卖,也不用跑城里,真是一件大好事!”村民们乐得合不拢嘴。

甜笋产业发展有了“硬支持”还需“软实力”,马台乡实施产业相关人才保障工程,引进云南师范大学谭红超教授团队、临沧市林科院人才资源,联合开展甜龙竹栽培技术培训现场会,为全乡甜笋产业发展出谋划策,在甜笋产业链中培养生产经营骨干6人,实现以人才创新创业激发“一带一片”经济发展新动能。云南师范大学竹子研发中心教授谭红超表示:“下一步,我们将围绕澜沧江沿线产业发展、文旅融合开发等开展多领域、全方位深入合作,充分利用学术资源优势,邀请国内外百名专家教授挂牌提供技术支持,争取实现亩产1万元以上,并建立以竹为核心的企业文化,全身心投入把马台打造成中国‘甜笋之乡’、世界水果笋之乡。”

小小竹笋,使合作社的社员增收,也让更多群众掌握了甜笋种植技术,有效促进甜笋产品生产的规模化、标准化、产业化经营,实现农户持续增收,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,真正实现以产业优质高效发展的“小切口”,服务推进党建引领澜沧江流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“大主题”。

来源:云报客户端

上观号作者:上海合作交流